1
首 页 政务公开 政策法规 台务动态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湛江 > 雷州文化 > 正文

 

雷州文化

 雷州半岛文化区的形成及其文化特征
 从闽南文化视角看河洛文化对雷州半岛区域的影响
  雷州石狗与闽台风狮爷民俗文化的内涵
 闽南文化与雷州半岛的木雕艺术
 粤西木偶与闽南文化
 雷剧与闽南地方戏剧的关系和对比初探
 徐闻与闽南莆田的文化渊源浅探

粤西木偶与闽南文化

湛江市博物馆 叶彩萍

  粤西,广东的西部及西南部(本文所指粤西的地理概念为今湛江市、茂名市所辖地区),古时为百越之地。在中国的版图上,粤西地区地处偏远,海岸线较长。历史上飓风、海潮、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经济、文化较之中原落后,风气闭塞,被视为荒蛮之地,为历代贬谪名臣流放之地。自南宋末年出现的汉人大规模迁徙之后,至明代万历年间,大批的福建人南迁至粤西经商定居,福建的木偶戏也随之而入。
  福建位于华东南部沿海,北连浙江,南接广东,西临江西,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古属百越之地,唐开元时取福州、建州各一字,置福建经略使,为福建命名之始,明置福建省。据史料记载,历史上中原汉人曾有四次大规模的南迁进入福建。第一次是西晋末年的八姓入闽;第二次是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开发漳州,随陈氏父子一起南征(平定畲乱)的58姓丁壮也随之落籍漳州,成为今日漳州大多数人口的祖先;第三次是唐末五代王审知与其兄一起率五千人马入闽,定都福州,后被封为“闽王”;第四次是北宋南迁,宋室南渡前后,中原百姓为避战乱,再次出现南迁浪潮,大批人涌进福建。此外,从永嘉之乱起至明清,都有大批中原人士陆续入闽。这四次大移民和陆续入闽的中原人,不仅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也不同程度地带来了中原先进文化,加快了福建的开发和进步。特别是宋元以来,福建沿海港口发达,海上交通与贸易十分活跃。其时闽地发展,人口激增,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促使闽地人才向外延伸,以求取更加宽阔的发展空间,出外发展成为时尚,曾有“门字里面是条虫,跳出门外便成龙”之说,故大批福建人移居海外,同时也向台湾及沿海省份延伸,当年在闽南有句民谣“第一好过番(下南洋),第二好过台湾”。资料显示,在17世纪前后,仅东南亚闽籍华人已不下50万人。现在祖籍福建的华侨、华裔约有800多万人,分布在五大洲的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台湾人口中的80%祖籍在福建。人口的外流,海上交通的发展,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使得闽南文化形成了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海洋文化。[1] 闽南地区民居建筑就明显地刻上海洋文化的痕迹,如中西合璧建筑、红砖建筑等等。
  福建既有封闭的山区,又有发达的沿海港口,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但福建的人文却很兴盛,仅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名人,除宋代的朱熹、李纲外,近代的就有林则徐、沈葆桢、严复、萨镇冰、谢冰心等人。在当代院士中,福州就有80余人,居全国之冠,被称为“院士之乡”。 [2]  在莆仙地区,经济不算发达,但读书风气蔚盛,读书跳龙门是人们从小灌输的意识,衣锦还乡、光宗耀祖是人们的追求。闽南文化最有影响力的是源于湄洲岛的妈祖文化,流传于世界五大洲的几十个国家与地区,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妈祖庙(天后宫)约5000座,妈祖信众近2亿,形成一个庞大的世界妈祖文化圈。[3]
  粤西地区是大批福建人南移之地。仅举湛江市赤坎区为例,现仍保留着当年福建人聚居地名:福建村、福建街等,还曾建有“闽浙会馆”、“潮州会馆”,赤坎陈屋港、文章湾等村的最早村民均是从福建迁徙过来。雷州半岛所讲的雷州话是闽方言语系,民俗宗教更是深深地受到福建宗教文化的辐射,如闽南是佛教发达地区,连女子出家的人数也颇多,曾有“山路逢人半是僧”之说,在粤西的雷州市,寺庙、和尚、尼姑为数亦不少。闽南民间的妈祖信仰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在雷州半岛广泛流传而持久不衰,不仅在沿海地区盛行,在内陆江岸也备受推崇。在雷州半岛,很多天后宫(庙)仅从门联就可印证其传承闽地妈祖信仰。如雷州市雷城夏江天后宫门联:“闽海恩波流粤土,雷阳德泽接莆田”;廉江高桥镇排坡村天后宫门联:“莆田圣母恩加海,排港慈航泽及民”;湛江市赤坎文章湾村天后宫门联:“湄祖分靈迁湛土,文母香火继莆田”。直至今天,闽南文化与粤西文化还有很多相通的方面,很多民风习俗都沿袭了闽南习俗,例如对树木山石的崇拜—把榕树作为吉神的化身,在浓荫古榕下安放土地神庵,敬香祈求平安;雷州半岛的石狗与福建的风狮爷作用相当;多神信仰;《傩舞》、《藤牌舞》等民间民俗舞蹈;连劳动习惯—赤脚劳动;寿诞贺礼只收部分,部分作回礼;生孩子满月煮染红鸡蛋、吃鱼忌翻等等一些普通的生活习俗也与闽南习惯大同小异。
  福建木偶起源较早,会昌三年(843年),福建人林滋在《闽南唐赋》一书中有一篇专门描述木偶雕刻艺术的《木人赋》,从中可见福建的木偶在唐朝时就已经相当兴盛。宋代的福建在经济、文化、海上交通等方面都达到历史上的黄金时代,木偶戏也处于历史的一个高峰,驰名全国。到了明清时期,木偶戏更为繁荣。福建木偶戏种类丰富,历史上曾出现提线傀儡、布袋傀儡、铁枝傀儡、响铃傀儡、肉傀儡、水傀儡、药发傀儡以及纸影戏,流传至今的主要有提线木偶、布袋木偶、铁枝木偶等。尤以提线木偶名扬中外,誉满世界。闽南虽然不是提线木偶的诞生地,但它却为中国的提线木偶戏绵延千载提供了肥沃的生存土壤和宽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泉州提线木偶戏,曾于2005年2月7日中国人的大年三十晚上,在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大楼为联合国大会主席让、平、秘书长安南的夫人娜内以及一百六十个国家常驻联合国代表、美国的政商要人、社会名流和各国媒体记者献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精彩动人的表演,演员们的绝活奇技,令各国嘉宾赞叹不已。[4]在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提线木偶再度以其精湛的表演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源远流长。
  据《广东戏曲简史》载:“广东在元代就有木偶戏的演出活动。……《海南岛志》记载:‘戏剧之在海南,在元代已有手托木头班,来自潮州。’粤西木偶戏已故老艺人郑寿山、李春田则说,广东木偶戏是从福建传入的,……”木偶,历史上总与巫文化有关,古人把经巫师法弄过的“俑”和“偶”视为灵异之物,至今随处可见的对泥塑、木雕神佛的顶礼膜拜就是明证。粤西的地域特点形成古代粤西民风朴野,人们迷信鬼神并祈求之助,逢年过节或各种诞期神会,习惯祭神驱鬼,以求五谷丰登,人畜平安,于是种种酬神,驱邪的民间艺术应运而生,木偶便成为敬神娱人的工具,木偶戏则为神戏的一种。光绪《吴川县志》载:“明万历年间,闽广商船大集,每岁至数百艘,设铺百千间。吴川芷寮为闽广商船所集,因而黄坡、梅菉生意大盛。时逢元宵、中秋、重阳或种种神会,张灯结彩,还神演戏……。”据当地民间木偶艺人传说,这里所指的戏,即为木偶戏,这种诞期、年例酬神的民间古制遗风,一直沿袭至今。
  木偶戏自明万历年间传入粤西地区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其发展大致经历了成熟、繁荣、衰落、复兴、禁锢、兴盛、传承等七个阶段。木偶戏传入粤西,开始为指头(布袋)木偶,随着群众观赏水平的提高,这种单人木偶要表演观众喜爱的长剧受到局限,长剧中众多人物同场演出难以操纵,木偶艺人便对指头木偶作了改进,巧妙地在木偶上安装身竹、手竹,表演时将同场人物逐个插在演区木架上,方便操纵,虽一人操作,但出场人物众多,很有气氛,这是早期的小杖头木偶。这种布袋木偶与小杖头木偶结合而演的单人木偶戏很具粤西特点,一直流传至今,表演时艺人坐在帐幔中央的戏箱上,既操纵木偶又敲锣打鼓,文唱武打,所有角色均由一人完成,可谓“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到了1679年前后,一些木偶艺人感到演文场戏两个以上角色不能同时表演,无法满足观众的要求,便尝试把木偶造大一些,并增加活眼、活嘴、活颈等能活动机关,表演时操纵由一人增至几人,杖头木偶班日趋成熟。在粤西,木偶戏最兴盛时仅登记在册的木偶戏班就有1118班,一些地方还成立了木偶协会。这时的粤西地区活跃着湛江地区木偶剧团、吴川木偶剧团、高州木偶粤剧团、化州木偶剧团、遂溪木偶剧团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艺术力量的专业木偶表演团体,加上众多的民间木偶戏班,使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木偶戏在粤西大地空前活跃,演出市场空前繁荣。
  木偶,千百年来,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与人们的精神生活相随,曾闪烁着诱人的光彩。在粤西木偶的传入地——福建,它的宗教意义,民俗意义远大于其娱乐意义。“古代传统的傀儡戏,除了都市戏场商业性作场外,其出没之处多为神坛法会,傀儡是与其他土木偶身一样具有宗教的神秘性,不但傀儡本身具有‘神性’,其演出也多为法事服务,在民间至今遗传的傀儡戏中还保持有宗教特征,演傀儡的人竟然是道师,弄傀儡也是做法事,说这种搬弄傀儡就是宗教,还给它取了一个很神圣的名称‘梨园教’”。 [5]无论是在闽南或是在粤西,传统的木偶戏和宗教活动一直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民间,长期以来都崇尚木偶戏具有镇妖除煞、消灾还愿等功能。关于傀儡戏对世俗社会生活的影响,在《涵江区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民间每逢男女婚嫁、老人祝寿、社火宴会、神诞谢恩,拜忏以及追荐功德等等,都要演唱木偶戏。”[6] “莆仙人在结婚仪式前一夜,家中要请一班傀儡来演戏,既不是敬祖宗谢神,也不是宴宾客庆喜,而是为新郎新娘二人祛除附身的‘神煞’,以确保新人早日怀孕。到了婴儿出生一个月时,又要请傀儡班来演半天的戏,这种戏叫‘过关戏’。相传过关,以傀儡为戏俗,谓孩儿多病,有关煞。演真人伏魔,父母抱关过脱去关煞之证。”[7]还有一种是在庆祝庙宇建成时演木偶戏,称之为“神功戏”。一般神功戏都有撒净水,拜神、定棚、出煞等开戏前的宗教程序,之后有一套象征吉利的小戏,再演正戏。在与闽南相邻的广东潮州,铁枝木偶戏(又称纸影戏),多服务于农村传统节日和婚丧喜事等民俗活动。潜在于粤西民间木偶戏深层的宗教意识,一直伴随着粤西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它的娱乐功能远不如它的宗教功能,特别是在当今的多元化信息时代更为明显。乡村木偶戏由过去的人神同乐逐渐蜕变,而今主要是年例、诞期酬神还愿的一种习俗,演出时无论观众多少,照演无误,因为戏主要是演给“老爷”(神)看的。在一些地方,也有贺喜事添热闹请演木偶戏。粤西地区木偶戏台多搭建在庙宇对面,开场先是奏请,演贺寿戏,然后再演正戏,最后是“收妖”戏,即谢神收妖,讲保佑该村村民家宅平安、六畜兴旺等好话。粤西木偶戏开场前虽没有闽南那种隆重讲究的宗教程式,宗教意识较之闽南相对淡薄,但其宗教习俗依然有所沿袭。
  一种艺术的产生、传承和发展往往与其所在的社会和民族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受这个社会和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民俗,是一种历史的文化创造和积累。“民俗的产生,离不开人类的社会生活。……民俗是社会的集体的创造,它扎根于人民生活的土壤之中,因而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8] 而岁时民俗更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由来已久,它是民间各类文化现象的总汇,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且代代相传的一种文化财富。从粤西木偶戏的演出活动可略知粤西地区的岁时民俗。据调查,粤西地区一年中木偶戏最活跃是在农历的正月、二月、七月、八月、十一月、十二月。春节期间做年例(各乡村的年例时间不一定相同),很多地方演木偶戏。在农村,年例要比大年初一更隆重热闹,因为这是村族的集体活动,杀鸡烧猪、游神敬神、舞狮演戏等等,演木偶戏酬神便是其中之一。在正月,还有一种是开灯戏,即家里有人生了男孩,在正月要“开灯”(一种民俗仪式),便请木偶班演开灯戏,一条村若有多户人家添男丁,便一家请演一本戏(一晚),连演数场,甚为热闹,开灯戏第一晚必演《仙姬送子》剧目。二是各类诞期也演木偶戏,如“天后诞”、“土地诞”等等。在吴川等地,农历7—9月的誕期是木偶戏旺季,如七月初七康王诞,八月初一土地诞,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二十七、二十八华光诞等,很多乡村都提前订演木偶戏。一些地方年中七、八月份请木偶戏班演平安戏,祈求五谷丰登;岁末还愿的日子也演木偶戏以谢神。
  粤西木偶戏作为一种民间艺术,除了体现精神作用(祭祀作用)、艺术作用外,还体现着它的思想作用和生活作用。作为娱乐,在过去那种信息及交通不发达的年代,粤西农村的文化生活贫乏单一,有的地方甚至空白,人们对文化生活没有很多的选择空间,木偶戏以其演出条件简便、戏金便宜、老幼咸宜、人神同乐而受到欢迎。在高州、化州等地,除了民俗事项活动演木偶戏外,一些人家家里有喜庆事也请演木偶戏热闹一番以助兴。而它的教化作用则是以其特有的表现方式,倡导了真善美,鞭挞了假丑恶,让丰富的历史故事脍炙人口,让众多的人物流芳百世,让文化不高甚至目不识丁的人也记住历史,懂得人生,这就是它的文化价值。“小木偶,大天地”,已故的著名漫画家廖冰兄先生高度概括了木偶艺术的作用。

 

 注释:
[1] [2] 参阅何绵山:《闽文化概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11月。
[3] 参阅《世界妈祖庙大全》系列丛书第一卷 ,《世界妈祖庙大全》系列丛书编辑部,  
2002年12月
[4] 参阅《福建文化丛书—福建地方戏剧》。
[5][6][7] 叶明生:《古愿傀儡》,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5年12月。
[8] 陶立璠著:《民俗学概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

 


湛江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局

联系电话:0759-3180330

邮箱:zjtaiban@126.com

粤ICP备10063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