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 页 政务公开 政策法规 台务动态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湛江 > 雷州文化 > 正文

 

雷州文化

 雷州半岛文化区的形成及其文化特征
 从闽南文化视角看河洛文化对雷州半岛区域的影响
  雷州石狗与闽台风狮爷民俗文化的内涵
 闽南文化与雷州半岛的木雕艺术
 粤西木偶与闽南文化
 雷剧与闽南地方戏剧的关系和对比初探
 徐闻与闽南莆田的文化渊源浅探

雷剧与闽南地方戏剧的关系和对比初探化

湛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冯小萍

  中国戏剧最大载体是语言,语言也是剧种最主要的成因。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语言复杂,因此,中国的地方戏剧呈献出异常丰富的种类。雷州半岛方言—雷话,属闽南语系的次方言,虽然人口500多万,也有自己的地方戏剧--雷剧。雷剧在雷州半岛方言区拥有很多的观众,雷剧与闽南诸剧种虽同属方言区,但剧种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别。他们之间的渊源关系如何,各有什么的特点,本文根据有关史料,对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希望引起大家对雷剧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闽南文化历来是中原文化的主体继承,历史上中原大规模的移民,对闽南戏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经过与原土著民族文化的交汇和沉淀,形成了新的地域文化,唐宋以后,以闽南地区为中心,又向港澳台地区、包括雷州半岛、海南以及东南亚一带大量移民,覆盖了相当大的区域,闽南文化对移民地区文化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雷州半岛绝大部分的先民来自福建莆田,多年来,学者对雷州半岛与闽南尤其是莆田地区的民俗文化进行对比研究,认为民歌等民俗文化有一定源流关系,作为雷州半岛的地方戏剧雷剧,必然也是闽南文化影响下延伸的见证。笔者经过研究认为,雷剧与闽南地方戏的产生源流不同,但其发展的历史背景也有相同的地方。根据有关志书,先从几个闽南剧种发展的历史进行比较分析。
一、闽南语系的地方戏剧特点
  福建省是戏剧之乡,地方戏剧也是种类繁多,自成体系,各有归属。就单单闽南戏剧,就有从宋、元至今的梨园戏、潮剧、四平戏、昆曲、竹马戏、正字戏、白字戏、江西戏、高甲戏、打城戏、芗剧(歌仔戏)等。闽剧、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和芗剧被称为福建五大地方剧种。
  莆仙戏流行于莆田、仙游二县及闽中、闽南兴化方言地区,原名“兴化戏”,是在古代“百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并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莆仙戏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它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唱腔丰富,综合了莆仙的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宋元词曲和大曲歌舞的艺术特点,用方言演唱,具有浓厚地方色彩,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元素,被中外戏曲专家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
  潮剧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元朝、明朝南戏的遗音,早在明代中叶以前,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唱腔和完整的戏剧演出形式,当时也叫“潮调”、“潮音戏”、“潮州白字戏”,用潮州方言演唱。唱腔是以曲牌联缀为主的曲牌体和板腔体的联和体制,主要吸收了昆曲、梆子、皮黄等特长,至今仍保留着一唱众合(帮腔),二、三人合唱一曲或曲尾的形式,伴乐部分,保留了较多唐宋以来的古乐曲,又不断吸收了潮州大锣鼓乐、庙堂音乐、民间小调乐曲等,音乐曲调优美动听,管弦乐和打击乐配合和谐,善于表现感情的变化。根据乐器的不同组合,传统的剧目又分为大锣戏、小锣戏、苏锣戏;大锣戏最具特色也最为古老,善于表现低沉气氛、悲怨情绪,小锣轻巧,苏锣气氛庄严。在闽南,由于广东潮州历史上曾隶属福建,加上“潮音似闽”,方言相通,所以产生于明代的潮剧便在诏安、云霄、东山、平和等地广为流行,成为漳州地区的重要剧种。
  琼剧出现于明代时期,是在海南流行的杂剧(源于弋阳腔)的基础上,吸收闽昆腔、潮州正音戏、白字戏(潮剧)、广东梆黄、和海南民歌、歌傀儡戏、道坛乐曲等逐渐形成的一个弋阳腔支系的地方剧种。琼剧曾经流行于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还被称作“南海的红珊瑚”。海南岛在明正德年间(1506一l521)已有戏居剧活动,而在清中叶出现了当地的“土戏”。一般认为,海南岛的杂剧源出弋阳腔。也有人据《海南岛志》的记载,认为琼剧来源于潮州,是仿傀儡戏产生的,但是,还没有确凿的佐证。据琼山和海口两地老人及琼剧艺人相传,明清时,福建正字戏和白字戏(潮剧)都曾在海南岛演出。《海口舆地志》和《海口福建会馆碑志》均有“闽广大船停泊白沙津深,……常有潮广剧演唱”的记载。所谓“潮广剧”,即正字戏和潮剧。今琼剧有些曲调与潮剧相同或相似。据此,土戏是在正字戏、潮剧曲调的基础上,改用土音演唱,其间又吸收当地民歌及歌舞八音乐曲,于清中叶以前发展形成。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粤剧艺人受到清政府的迫害,流入海南岛,与琼剧艺人互相拜师结亲,有的开设科班教戏,有的插班演戏,对琼剧的兴盛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时,粤剧的二黄、梆子等声腔,以及新、老“江湖”十八本等均为琼剧吸收,又在这些声腔的基础上创造了“海南腔”等板腔,使琼剧从曲牌体逐步蜕变为板腔体,原有的锣鼓谱、小曲、帮腔等也被摒弃。
  从以上闽南地方戏剧种对比中,可以看出闽南戏剧特点:
  一是闽南戏剧历史悠久,传承南戏的文脉,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南戏,是中国戏曲最早的表现形式,史料证明,南戏的产生时间,实际上早于北曲杂剧。宋代,是福建戏曲的形成时期。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繁荣,海外交通的发达,城乡人口的激增,文化教育的昌盛,促进了南戏的形成与流传。历史上,闽南人的故乡在河南洛阳一带,中原人南迁至晋江流域始于东西二汉,首次大规模衣冠南渡见于两晋,他们带来中原古老文化,使中原文化历经数次战火依然得以保全。元灭南宋后,形成统一的局面。随着北方的政治、军事势力进入南方,北杂剧的影响也迅速扩展到长江以南,与南戏相汇于杭州为中心的南方戏剧圈,杂剧以其新鲜的内容和精练的形式,获得了南方观众的青睐,南戏在宋杂剧的基础上,融和南方民间小曲、说唱等艺术因素,不断发展,逐步完善。
  二是闽南戏剧的发展还受到周边地区的戏剧的影响。清末民国初开始,古老剧种的传播,新兴剧种的崛起,外省皮黄声腔与民歌小调系统小戏的传入,湖南的祁剧、安徽的徽班、江西的赣剧、浙江的“北路戏”京剧等先后入闽,各地的戏剧在闽南大地历史的交替中柔合成为新的民俗。闽南地处中原与南方荒蛮之地的交界处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闽南人大规模的向外移民,使闽南地区成为中原文化南下的中转站,闽南的戏剧文化远播各地 ,海南琼剧的发展史说明了这一点。
闽南戏剧的发展史,对我国戏剧发展史来说,最具代表性,那就是在源流文化以及地域本土文化的影响和演变下发展起来的,是由语言而产生的地域文化产物,地方戏剧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地方的风土民俗,宗教、传统等的综合社会现象,从而印证了中国戏剧历史的发展逻辑:中国戏剧每进入到一定的艺术高峰阶段,就会停滞下来,与生活与民间小戏土曲和其他艺术形式进行新的兼收磨合,产生或形成新的更受欢迎的戏剧形式,从而进入新的艺术高峰和繁荣期。中国戏剧衍化发展,是一个受生存发展驱动,充满竞争和不断加工创造的过程。这就是中国戏剧发展的周期性规律。
二、雷剧与闽南剧种的差异
  雷剧与以上闽南剧种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土生土长,发展过程并不复杂。雷剧虽然属于闽南方言区的戏剧,但它是起源于雷州歌。根据现有史料分析,最早,雷州歌在民间对歌的基础上,经历了姑娘歌(劝世歌),到歌班仔(大班歌),再到雷歌剧,后经改革定名雷剧。据记载,清顺治八年(1651年)雷州市白沙镇麻扶桥就是当地最早的对歌台。雷剧的唱腔是上世纪60年代初雷剧艺术家们根据姑娘歌主要音乐特征进行演绎创作,经过多年积累和推广,才形成目前的雷剧唱腔体系。雷剧唱腔共分为雷讴、高台、和混合三类,雷讴即雷歌,唱腔的音乐旋律吸收了雷歌的特色;高台是姑娘歌演变成为“唱戏”的常用曲调,高台的曲调比雷讴有了变化,这两类腔体是雷剧的主要特色唱腔;混合腔也叫新腔,是运用雷讴和高台以及其他的曲调谱成。三类唱腔完全体现了从姑娘歌发展为雷剧的过程。
  雷剧的发展过程中是否受到闽南戏曲的影响?笔者认为,经过多年的研究,尽管“雷剧属土生土长的剧种”的研究结论已经载入《中国戏曲志》、《雷剧志》等权威专著,但是作为一部雷剧的发展史来说,这并不能排除雷剧的发展受到闽南戏曲的影响,如雷歌的起源问题,虽然许多书写的是源自民谣、劳动号子,但是有研究者经过研究,发现雷歌有源于闽南的证据,《雷歌大典》中收集的雷歌写道:“我祖是从闽南徙/徙地闽南有民歌/歌随祖先来雷唱/唱遍今日雷歌坛”。“雷歌源头在闽地/祖先带来不是虚/奇葩移植来半岛/枝繁叶茂千百年”。雷州不少群众也都认为雷歌是从闽南传来的。
  外来戏班在雷州半岛演出,对雷剧的形成和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至于闽南戏剧在雷州半岛的活动,也有一些史料可考究。如《海口舆地志》和《海口福建会馆碑志》均有“闽广大船停泊白沙津深,……常有潮广剧演唱”的记载。雷州半岛与海南海峡相隔,潮剧、粤剧等戏班经常到海南演出,也有可能到雷州半岛演出。嘉庆六年(1808)举人陈源江的《到遂溪》诗:“雷郡情形第二程,离乡渐远客思清。球深略见风霜气,市近常闻砧杵声。潮调方残灯光暗,黎歌又展梦魂惊。孤心忽忆城名遂,应慰悠悠万里程。”诗中提到“潮调”应该就是当时的潮剧。追溯到明代,雷州已有戏剧活动,明嘉靖三十七年(1559)刻本《广东通志》在叙述广东各地风俗中,有“韶州府、惠州府、雷州府妆饰杂剧”雷州北和镇60年代发现的清代道光年间一块碑文,内容是关于禁止外来戏班串通本地棍徒年终勒令当铺、店户、居民挨次出钱演戏讹诈钱银的禁令。证明当时雷州也有外来戏班演戏。闽南戏剧的传入,对当地民众戏剧观念的培育,以及本土戏剧早期的形成,有重要影响。《雷剧志》记载,清道光至清末,下四府粤剧班来雷州演出越来越多,雷州农村歌班仔羡慕粤剧精彩,纷纷向其学艺,有的设馆开教,既学动作,又学锣鼓,还仿制一些服饰,他们将此套用在劝世歌之中,使劝世歌班有了戏曲形式。
  二十世纪60年代初,雷剧自从改名为雷剧之后,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在全国体制改革的推动下,主要的民间团体成为国营团体,享受政府的财政支持,全国各地在文化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对戏剧进行改革,以陈湘为代表的雷剧音乐工作者对雷剧唱腔进行创作和研究,谱创出大量的新腔,并创作上演了一批新的剧目,在创新的过程中,学习了京剧、粤剧的唱腔、武功以及舞台表演艺术,艺术上突飞猛进。二十世纪之后,交通资讯的发达,文化艺术的交流更加便利,文化部门、社会民间团体举办的各种艺术节、汇演、展演等,促进了各大剧种的创新和发展,除了唱腔、语言略有差别不同之外,舞台美术、演员的身段武功、音乐伴奏和锣鼓都日趋相同。
  从雷剧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到,雷剧虽然是源于本土,但是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受到自身以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受到闽南戏剧传播的影响,尤其在近现代,学习和借鉴闽南、广府戏剧的戏曲程式来不断地装备自己,逐步具备了表演程式化、性格脸谱化、声腔伴乐格式化的中国戏剧最基本的形式特点。从根本上来说,是随着观众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发展的。
三、闽南戏剧发展的历史经验对雷剧发展的启示
  闽南文化尤其是闽南戏剧丰富多彩,灿烂绚丽,经过上千年的积累、沉淀、吸收,深深植根于中华大地,是中国文化的瑰宝。雷州半岛历史地处偏远,原有民俗在中原及闽南文化传播的影响下,形成独有的文化特质,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变异。雷剧是雷州半岛最有代表性的特质文化形态之一,具有独特的个性,又有所有中国地方戏剧发展的共性。在现代化社会,随着交通、资讯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对古老的原生态文化冲击很大。据了解,在发达的台湾等地区,很少人知道有地方戏,在雷州半岛,由于经济还不是很发达,古老的戏曲还有很大的农村市场,100多个剧团就在这片戏剧土壤里生存着,如果我们不保护、不研究,也许过了几十年,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强大冲击力,这种原生态文化就会消失掉。今天我们来探讨闽南文化,通过追溯源流,吸取营养,创新思维,非常有意义。
  雷剧的历史相比闽南的大剧种,还很年轻,要不断地吸收和学习优秀剧种的精华,充实自己,在创新的过程中,保护好有价值的原生态文化精髓,让其形成鲜明的个性。其中,最应该开展研究的是雷剧唱腔。由于唱腔与语言的关系,又是雷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标志。语言是地域文化的主体,是舞台艺术与观众的桥梁,如何使唱腔音乐更动听,音乐与语言的结合更完美,是雷剧工作者追求的梦想。自从雷剧正式成为一个完整的戏曲形式以来,在文化部门的领导下,开展了多次的唱腔研讨活动,一批批的艺术家们积极地投身创作,谱创出大小唱腔100多种,在专业剧团演出中已经广泛运用。但是在一般的民间业余团体中,新的唱腔运用很少,因此,雷剧定腔、定板,严格戏曲音乐程式成为业界的呼声。但是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认为雷剧唱腔应该更灵活,更自由才好。我们认为,种种声音都表明了雷剧正在创新和发展之中,如果了无生息,无人过问,那就表明雷剧走向没落,走向消亡了。通过雷剧与闽南戏剧发展的对比研究,让我们从历史中找到共同点,找到信心和动力,更加致力推动中华文化艺术走向更大的繁荣。
  (二○一○年十月 )

 


湛江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局

联系电话:0759-3180330

邮箱:zjtaiban@126.com

粤ICP备10063385